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南京党史


南京党史大事记(47)

【1954年(上)】

1月1日 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邀请全市工业战线劳动模范举行座谈会。市委书记惠浴宇要求大家认真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高生产技术,为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而努力。

1月7日 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人民3000人集会,欢迎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四总团第三分团的江苏代表。大会由江苏省抗美援朝分会常务委员吴贻芳致欢迎词,赴朝慰问团第四总团第三分团团长陶白作了赴朝慰问的传达报告。

1月16日 南京机床厂工人自觉降低工时定额。每部机床的加工、装配工时由原来的1107小时降低到752小时,定额达到平均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高32%。

2月28日 南京电瓷厂试制成功切削钢料的瓷刀。

3月20日 中共中央委员陈毅在南京向华东军区直属机关干部和江苏省、安徽省的地、市委委员以及一部分县委委员共1万人,作了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决议的传达报告。

3月22日 市公安局召开首届功臣模范大会,表彰了模范12名、功臣451名。

3月25日 南京汽配厂试制成功轧牙机,比普通车床制造螺丝提高效率140倍以上。

3月29日 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我国首批自动复式洗机。

4月8日 截至今日,南京水工仪器厂制造出1200件仪器,支援武汉长江大桥水利建设工程。

4月10日 江苏省暨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讨论委员会成立,柯庆施为主任委员,江渭清、管文蔚、冷遹、惠浴宇为副主任委员。决定在省、市各级领导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

4月22日—26日 南京市召开第一次工厂企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4月30日 南京机床厂制成我国第一台1325型六角车床。

5月16日 全市中等以上学校田径、体操运动会在五台山体育场举行。

5月18日 南京灯泡厂获得两项重大技术改进:荧光灯寿命可达6000小时以上;制成无毒的磷钙荧光粉。

5月22日 南京至常州的66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正式送电。南京与苏南沟通了电源,初步形成了江南电网。

6月5日 南京市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成立。陈立平为主任,周邨、王昭铨、陈敏之为副主任。委员会研究了组织全市人民学习、讨论宪法草案的有关事宜。

6月26日—28日 全市各区陆续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宪法草案。

6月30日 省政府批准南京市中国水泥厂、江南水泥厂、有恒面粉厂等20家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实行公私合营。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提供)

南京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