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南京党史


南京党史大事记(92)

【1981年(下)】

9月19日南京无线电厂的熊猫牌12英寸集成电路DB3H3型和12英寸分立件DB31H4型黑白电视机获全国第三届电视质量评比一等奖。

9月21日在1981年全国摩托艇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张兰珍在女子350毫升竞速艇5公里比赛中,打破全国纪录;金滔在男子350毫升竞速艇5公里比赛中,打破全国纪录。

9月22日六合县长江西坝头第一期抛石护岸工程,从1972年10月份开始,经过9年的艰苦奋斗,今天结束。全工程抛石90万吨,平均抛石深度35米,共耗资760万元。这项工程的完成,对改善河势、稳定江岸起了一定作用。

9月25日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工程获国家优质银牌奖。

10月2日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催化剂厂生产的红三角牌S101型硫酸钒催化剂,在今年国家质量评比中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

10月5日市财政局代表市政府与中国南京无线电公司所属的10个全民企业正式签订利润包干合同。这是我市工业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

10月9日省、市隆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

10月17日省、市各界人士500多人,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隆重集会,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90周年诞辰。

10月28日省委决定,储江、王楚滨调省工作,免去其在南京的职务;柳林任市委第一书记,徐智任第二书记。江宁县化肥厂热电联产节能工程投产成功,每年可节煤5000多吨,还可发电2000万度。

10月30日南京—佛罗伦萨友好城市协议确认书签字。

11月1日南京—香港民用航空线开航。航线全长1400公里。

11月9日—11日江苏省和南京市台湾同胞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会议宣布江苏省和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并通过了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了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

11月15日南京工艺雕刻厂制作的仿古牙雕——《幽古春泉》荣获轻工部百花奖。

11月19日以转让成果、帮助攻关、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目的的南京地区科技协作交易会开幕。

11月24日国营南京电子管厂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南京牌高压钠灯通过鉴定,并定型生产。

12月4日国家科委重点科研项目、我国第一座日产2万吨自来水的水上水厂,在本市浦口江面正式投产。该水厂建在一条长37米、宽14米的钢筋混凝土水泥船上,可供水4万户。

12月5日—7日国营金城机械厂的金城牌CJ-70型摩托车通过鉴定,国家决定在该厂定点生产这种型号的摩托车。

12月9日市委召开处以上党员干部和区、县委负责同志会议,要求认真抓好工业生产、把农业搞上去、抓紧做好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等四件大事;努力解决居民住房、劳动就业、公共交通、蔬菜与副食品的供应等四项难题。

12月23日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YP-16毫米简易印片机。

12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我市新设置尧化镇。今天尧化镇人民政府宣布成立。

12月29日—31日市科技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单宗肃为市科协主席,刁家翔等17人为副主席。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提供)

南京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