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视角评论


做“补白添彩”文章,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为填补校本读物空白,南京市即将推出《传承——雨花英烈精神读本》,让全市青少年感知党史故事、感悟雨花英烈精神。“补白添彩”的意义,在于丰富历史细节。南京是英雄之城、红色之城,有着丰富的红色遗产和精神财富,拥有总书记概括的“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现存160多处红色资源点。红色资源是南京最有含金量的资源,为了更好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应当做好“补白添彩”的文章,让红色文化活在当下、深植心中。

“补白添彩”的第一步,是盘家底、建台账。小到一户人家,大到整个国家,只有对家底了如指掌,才能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南京的红色资源分布面广,既有雨花台、梅园新村等物质遗产,也有雨花英烈精神等精神财富。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南京早在1921年就有了共产主义早期组织活动,红色家底贯穿百年党史,构建了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库。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市扎实开展。“好风凭借力”,我们要以学习党史为契机,把全市的红色家底认认真真“盘”一遍,采集大数据、健全资源库。要做到心中有数,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提供坚实保障。

党史学习教育对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以补白填空、增色添彩的意识与作为,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充分激发红色资源的利用效能。应当看到,当前的红色资源保护工作虽然亮点纷呈,但也有短板和不足。比如,部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不足,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时还存在条块分割、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从制度层面加以匡正,更好地为红色资源“保驾护航”。一方面加快立法步伐,将红色资源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机制,推行分级保护和利用制度,解决多头管理和条块分割等问题。

让“补白”来“添彩”,还需用好“红色资源+”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做大红色资源的增量。南京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众多的红色“传家宝”。每一个英烈故事、每一件红色文物,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课件”。要通过讲座论坛、文艺作品和VR等新技术,以及设计推出文旅融合产品等,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文化和旅游功能,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近期创作完成的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就是南京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一次创新实践。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用红色文化冶铸城市精神,是做好“补白添彩”文章的最终目的,才能真正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做好“补白添彩”文章,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一定能让红色成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画卷中最醒目的一笔。

南京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