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群众才能办好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评论②
- 发表时间: 2021-05-11
- 来源: 龙虎网
当前,南京市正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而为群众办实事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也要坚持依靠群众办实事,和人民群众紧紧抱在一起,干成实事、办好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群众办实事,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告别各板块各部门的“独角戏”,广泛凝聚民智民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更好地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近年来,南京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日益增进,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但也要看到,现有公共服务水平与民生期待还有差距,群众议事协商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民生利益无小事,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依靠群众办实事,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必由路径。历史与实践证明,依靠群众才能办成事,脱离群众必将一事无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之一就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问苍生、脱离群众。全市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倾听群众的期盼,与群众同坐一张板凳,一道想办法、解难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倡“到问题现场去”的工作方法,健全“先解决问题再说”的工作机制,全心全意依靠群众,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实事。我们要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在制定方案、实施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让群众全过程参与。比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近期开展全面入户征集工作,用“一张笑脸、一句贴心话”贴近群众,征集事关“急难愁盼”的意见建议超万条,为科学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依靠群众办实事,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抓手。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安全系数,与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密切关联。城市管理如同绣花,每一位市民都是“绣娘”,要用手中的银针,织出最美丽的图案。我们要完善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公众参与体制,“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倡导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相融合,不断拓宽民主管理通道。比如,栖霞区利用“掌上云社区”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和“网格+网络”的“双网治理”模式,市民打开微信即可参与社区事务,随时在线“发声”,这一做法获得了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优胜奖。
为政之道,民心为本。“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本领。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依靠群众办实事相统一,激发全市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实事办好、办到所有人的心坎上,“高品质生活幸福宜居城市”的美好蓝图才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