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视角评论


信仰的灯塔永远指引航程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告诉全党同志。

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信仰的灯塔永远指引航程。

——坚定信仰,要从星火点燃的出发点看。100年前,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漂洋过海、裹风挟雨来到中国,深入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心灵,萌发了共产主义的信念。他们从全国各地会聚到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点燃了信仰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成为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由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有了前进的灯塔,彻底改造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100年,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引领亿万人民,奋发图强,“从未像现在这样离中国梦如此接近”。

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100年过去,当我们从树德里石库门重新打开时间的廊道,回首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最最显目的就是两个字——信仰。

——坚定信仰,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原经典”看。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这本只有56页的32开小书,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我们的主义”“我们的信仰”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自《共产党宣言》这部共产党人的“原经典”。1926年,一本《共产党宣言》,辗转到山东广饶刘集村,成为党支部的学习材料,曾因国民党搜查、日伪军“扫荡”而被埋进锅灶、藏在粮囤、塞进鸟窝。然而,正因为那位“大胡子”把那个游荡在欧洲的“幽灵”带进了刘集村,装进了刘集村人的头脑,使刘集村成为“红色堡垒”,190人走上革命道路,有据可考的烈士就有28人。要问谁是这个村里的“播火人”,考究起来,正是共产党人的“祖师爷”马克思。是他写的那本册子让这个村里的人接受了“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道理,在精神世界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使他们参加革命不仅仅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心中的主义。

2018年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坚定信仰,要从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实践看。关注和回答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吹响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号角,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依法治国、依规依纪治党……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运用”。

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代同步伐,与世界共命运。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在真理的道路上,完善了人类制度文明的新形态,更推动“人类发展的重心东移”。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又给自己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全世界的庄严宣示。

100年前,在旧时代的余晖中,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如此论断:“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国际歌》的歌声总是在我们耳边回响。“从树立理想信念来,到实现理想信念去”。只要我们的信仰不变,共产主义理想的“灯塔”就将永远矗立在地球村的制高点上,指引“中国梦的巍巍巨轮”破浪前行。(平原 作者单位:南京市纪委监委)

南京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