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委节能技术中心 陶源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晚饭后,儿子清脆的背书声一下子地窜了进来,接下来妻子假装生气的责备、儿子带点哭腔的辩解、旁边父母满是溺爱的安慰,像一首律动的音符洋溢了所有的空间,烦躁、纠结、苦恼等情绪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我知道这种感觉,是幸福。上有慈祥的父母,身边伴着贤惠的妻子,下有可爱懂事的孩子,人到中年,夫复何求?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也扛起风雨给了我们安逸的生活,我们也要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把他养育长大,教他成长成才。父母与子女,是永远解不开的结。儿子稚嫩的声音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放下手中的笔,准备出去给儿子讲讲这篇《三字经》“孝”的含义,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拥抱。
我要教他学会写“孝”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表示老人需要子女支持;“孝”字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感恩和扶助,孝敬家长、关爱长辈。“孝”强调了血缘关系的延续性,每个人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今天你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今天你不孝敬你的长辈,明天当你变老的时候,你怎么指望小辈来孝敬?如果没有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一环一环地传承下去?
我要给他讲“孝”的故事。他的外公、我的岳父几十年如一日,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多么好的榜样。岳父对待自己96岁老父亲的孝道让我敬佩不已,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岳父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师,90多岁的爷爷也曾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我第一次踏入岳父家门开始,就能深深感受到岳父以及岳父一家人对爷爷的恭敬和孝顺。我甚至曾经开玩笑对爱人说:“你家的家规太多,有点不适应!”岳父早上一早起床后,自己赶紧洗漱完毕,就去服侍爷爷起床。爷爷因为93岁那年大腿股骨骨折做了手术,后面虽然痊愈生活能够自理,但岳父还是担心,每天必须亲手帮他起床搀扶他洗漱吃饭。吃完早饭,两人一起院子里散步半个多小时后岳父陪爷爷一起看书、读报,创作对联、写写文章,时而登报获奖。家里除了早饭其他人可以先吃外,中饭和晚饭必须等爷爷到场就坐后方可开吃;座位排序也很有讲究,面朝南的是大位子,必须是留给爷爷的。每天晚上,岳父都要亲自给爷爷洗脚,有时候还帮做做足底按摩,每两天就用车推着老人去澡堂洗澡,岳父都是先给爷爷洗好澡,安顿好了,自己再洗;爷爷有夜里喝茶的习惯,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只要爷爷一喊岳父的名字,岳父就会条件反射起来给他倒茶。岳父也60多岁的人了,但精心照料爷爷从来不觉得辛苦,也从来不要我们小辈帮忙。“百善孝为先”、“有老父亲在,我就还是小辈”是岳父常挂在嘴边的话。遗憾的是爷爷还是因突发心梗于2014年过世,接到电话,我很难想象岳父是怎样的心情。到家后,看到岳父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强忍着悲伤,操办着老人的后事。因为爷爷在当地德高望重,帮助过很多人,很多人去悼念老人,当时花圈就送了两百多,岳父忙里忙外;在给老人操办完丧事后,为了不让岳父在老家过度的悲伤,我和妻子把他和岳母接到了南京,在宁的一段时间里面,岳父利用空闲时间创作了关于爷爷的生平传记,更是画了大量的画来缅怀过世的爷爷。岳父常常自责没有能及时抢救爷爷,说爷爷是他做人做事的模范。殊不知,在我们小辈心目中他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进而,我要教他在以后的岁月里学会“感恩”。它与“孝道”相辅相成,“孝”是感恩的升华,是实际的行动结果与体现;“感恩”涵盖的面更广,按人生的时间轴,我的理解把它分为父母亲人之恩、老师之恩、同学朋友之恩、领导同事之恩等等。
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得以健康成长,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世间的真情与真爱。也许他们地位卑微,也许他们无法带给自己想要拥有的物质与财富;但,我们不能忘了,他们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付出。央视“有爱就有责任”公益广告,FAMILY-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有爱就有责任”是感恩与孝道的传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付出远比山高,比海深,对父母的感恩,最终可以体现在一个“爱”字上。
感谢老师,是他们教授我们文化,带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老师们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你们哪怕只有一点进步,他们都会为我们感到高兴、为我们的成功庆贺。现在我们的大学、中学老师都有联系,都在我们的微信群里,一起交流,分享心情,还会相约去看看老师。试想一下,当大家过着安逸生活的时候,可曾想起过给你谆谆教诲的老师?当时中考、高考前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指着黑板大声呵斥,为了大家能取得好成绩、今后有个好工作,当他们看到我们学习上出现了滑坡,学习习惯散漫的时候,对你提出了警告或批评,也许有的同学会反感老师的批评,但请记住一句话: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应当感谢老师的批评、罚抄作业、找家长等,正是这些批评、处罚,我们的人生可能出现转折、才会减少遗憾和后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去看看老师,让老师看到自己的进步、成绩,让他们觉得自己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
感谢同学朋友,最纯真无暇的时代留在了校园,是他们真诚的关心与陪伴,让我们不再孤单,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在我们伤心的时候,他们劝慰我;在我们痛苦的时候,他们帮助我;在我们受伤的时候,他们搀扶我;在我们孤独的时候,他们陪伴我;在我们困惑的时候,他们指点我;因此,感谢他们就显得同等重要。感谢他们为我们解开一个个疑团,感谢他们给我们一丝灵感,感谢他们帮我们度过次次难关,感谢他们陪我们度过了一个个愉快的周末。
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是他们给了我们支持与帮助,为我们搭建了平台,供我们发展。也许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成功或取得的成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实不然,这样的想法有一些主观意识,成绩与自己的努力固然分不开,但是不论你再优秀、再有特长,没有人给你提供施展的机会和舞台,或者说没人给你搭建这个平台,那你也只有“呵呵了”,用一句最俗的话感慨,“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何来成绩、成功?记得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恰逢单位改扩建,我的主管领导将本专业的项目安排我来负责,对于领导的信任,我很感激,化作工作的动力,主动加班加点、多向老师傅请教、多找相关专业书籍学习,尽心尽力地完成了相关项目,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认可,自己用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及同事给予的机会、指导和帮助。进入新的工作单位后,每当单位领导交给自己一个新的工作任务时,那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感谢他们让自己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应百倍精神,为领导分担工作,为单位创造效益;自己工作中遇到困难,同事伸出援助之手,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帮助自己提高。在服务于用能单位时,能得到企业领导、工作人员的认可,自己很开心,那怎么去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呢?我觉得这种知遇之恩,应该变为更好的为用能企业服务,用诚挚的心去面对每个人;遇到别人提出的问题、质疑,换个角度去想,不是别人故意刁难你,而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实实在在的做好项目、消除企业一切顾虑;我觉得这是回报知遇之恩最好的途径。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孝敬父母长辈,让他们颐养天年。送父母一份孝心,送朋友一片诚心,送老师一声亲切的问候,送领导同事一份满意的工作答卷。不埋怨,不嫉妒,不愤愤不平,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最终才能实现不一样的人生。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我大声背着《三字经》,向客厅里的父母和妻儿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