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风

当前位置: 首页 > “以文话廉”征文

母亲就是我心底的那盏灯
来 源:    作 者:    责任编辑:戚继勇   审 核:王立新   发布时间: 2017-07-12

   

  南京市统计局  吴晓红 

    

  一位作家说过,“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拥有一个“廉内助”则不仅是有所好学校,还多了一道“廉政墙”,帮你守好后院,把好廉政门,并时时提醒他们的“学生”,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在这所“学校”里,清正廉洁者会更加洁身自爱,而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就是在母亲这所“学校”长大的“学生”。 

  母亲名叫高群华是建国之前的进步青年,建国初期的老党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跟随保幼院四处躲避战火,颠沛流离的童年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青年时期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冒着生命危险为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带领同学护校保城迎接解放,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忠诚渗透在她的骨髓里。作为一个解放初期的女大学生,或许在工作中她曾有着怎样轰轰烈烈工作业绩,为祖国的建设投入了怎样的青春和热血,但作为女儿我看到的是一个廉洁奉公、勤劳朴实、节俭持家的好妈妈。 

  令我羡慕的“梳妆台”与“奢侈品”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穿金戴银,年青时一对乌溜溜的大辫子盘在脑后,整洁利索,尽管不打扮依然透着知识女性的干练。母亲有个“梳妆台”,那是在一个红色的五斗柜的正中间放着厚厚的几本书,书上斜架着一面圆圆的大镜子,镜面上两只喜鹊一动一静,让人无限遐想,镜子的两边是一对白色的瓷坛子,上面印着毛主席发出万道金光的画像。母亲每天在这里梳洗妆容,脸上写满了幸福与满足,小时候我曾经多么羡慕母亲的“梳妆台”啊。 母亲还有一样宝贝藏在她的樟木箱内不轻易示人,那是一条洁白的毛巾上缀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式样的毛主席像章。母亲从小在保幼院长大,她没有首饰也没有嫁妆,几个樟木箱、加上“梳妆台”及收藏的主席像章,就是她全部的“奢侈品”。在她的词库中似乎没有奢华的概念,生活不管怎样的艰辛她都能乐观的面对,挂在她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多好啊,不愁吃不愁喝,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哦”。 

  你家的“油漆工”怎么是个大妈? 

  记得哥哥姐姐慢慢长大后陆续出去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母亲开始张罗着给家里添置新家具,那时候打家具是自己买木料自己请工人上家里现场打制,从选木料到定样式到买辅件甚至最后的请木工,母亲精打细算地测算了好几遍,用一个小本本清晰的记录了每一笔费用,总听她嘀咕着“太贵了,太贵了!”家具打好后最后是上油漆环节,油漆工来过后和母亲谈了些什么我不清楚,过后的几天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母亲买了一小桶油漆对着几块木板反复的刷着,原来她是在自学油漆的过程。之后的一天我的同学来家里玩,很奇怪的问我,给你家刷家具的“油漆工”怎么是个老大妈?我很自豪的回答那可不是油漆工那是我妈妈。 

  请你们帮我个忙,谢谢你们了。 

  曾经一度父亲在计委(现发改委)工作,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就找上门来有的要盖房子有的想修门面,来的目的就是想让父亲从内部批点便宜的木材什么的,这让父亲十分为难。母亲就站出来说:“我的六个子女无论谁成家都没向他们父亲伸手要过一根木料,我这个人胆小,心里扛不住事,请你们帮我一个忙,让我过个安生日子好吗?谢谢你们了”。亲戚们虽然有些人不太高兴,但私底下依然还是很敬重母亲的。 

  婚事不在于操办得多气派,而在于相携走多远 

  我们兄弟姐妹6个加上还有爷爷奶奶要赡养,其实家里经济状况很紧张,但母亲总能想办法。穿着上母亲将大人的衣服稍作修改给小孩穿,小的孩子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让日子周转起来。到了我们该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立下规矩:无论娶亲还是嫁女,一律从简,母亲说:婚姻的幸福不在于婚事操办得多气派,而在于相互搀扶着走多远。从大哥开始到我结束,办婚事就是家里的门上贴个喜字,两家人座在一起吃顿饭。不知哥哥姐姐们心里有没有想法,最起码我和我的同龄人相比,显得有些寒酸。尽管年青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委曲,但是许多年之后,我们兄妹6个家庭中虽然没有大富大贵的,但各个小家都能相互搀扶共度坎坷,过着平实恬静的生活,于是我理解了母亲的用心。 

  孩子,不是妈不心疼你,而我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记得在我们那个城市在还没有实行医疗保险时,国家干部就医是按红本本,绿本本进行就医报销的。母亲领取的是离休干部的红本本,医药费和住院费是可以全报的。天有不测风云,一直陪伴父母左右的二姐突然查出了直肠癌,父母得知后抱头痛哭,他们恨不得用自己的身体换来姐姐的健康。检查、复查、手术、放疗、化疗……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姐姐一家喘不过气来,姐姐问母亲我可否用用你的红本本?母亲流着泪说:“孩子,不是妈不心疼你,但我要对得起组织信任,我没有得你的这种病,我就不能报你用的这些药,我要经得起检查。”母亲拿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在姐姐单位的大家支持下,在全家人的共同帮助下,姐姐很快走向了康复。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她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家产,但她留给我们严格的家风,留给我们勤俭的习惯,留给我们洁身自爱的品性,留给我们对党的热爱与忠诚是我们终身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她永远是我们兄妹心中的那盏明灯。 

    

    

南京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