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国家税务局 毛生荣
淡淡的月光,淡淡的流水,看着“家风”二字,脑海中不禁怀想起父亲矮小身躯里迸发出的敬老之心。父亲的敬老之心似一坛深厚的老酒,散发着沁人而又浓厚的清香,一直把我深深浸润。父亲的口中很少说出“百善孝为先”这样的话,但他却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真正的孝心,“孝心”这个词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在我们的心间,并被我们所传承。
忆儿时,父亲经常把我年老的外公外婆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个把月。每天早上天不亮,父亲就起床张罗了,等待我们是热腾腾的稀饭小菜,还有冒着香气的绿茶。贫困的年代,家家生活拮据,但只要外婆一来,父亲必然备上几瓶好酒,中午饭桌上必然有老人喜欢的花生米、臭豆腐。父亲总是先为他们斟满好酒,自己倒上廉价的酒陪喝。老人不动筷子,小孩绝不先动。饭桌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饭刚吃过,勤快的父亲立马不见了,不一会儿便领来了打牌的人。外婆“花胡”一桌,外公麻将一桌。家里噼里啪啦开起了茶馆,热闹非凡。父亲把他们交给了牌桌,自己安心干活去了,我们也是该干嘛干嘛去。一到晚上,父亲更忙活了,一会儿搀扶,一会儿陪聊、一会儿倒茶,一会儿端洗脸水,一会儿倒洗脚水,冬天冲热水袋,夏天扇扇子……父亲对他们的关怀可谓细致入微,甚至超过了母亲,所以外婆总是逢人就夸:“我一共生了八个儿女,我这女婿是最孝顺一个……”父亲的孝风在村里成为美谈。
潜移默化的熏陶下,父亲的孝心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们的道德观。我们兄妹几个也特别孝敬外公外婆,小时候,学着父亲关爱他们;长大了,他们生病衰老,我们一起帮着照顾,幸福的二老双双活到九十多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要问父亲这句话的意思,父亲也许说不明白,但父亲却用行动诠释了。当年,村里有个孤寡老人,生活十分困难,虽然有儿有女,却都对老人不闻不问。心地善良的父亲看不下去,即便干完自己家的活已经很是辛苦,却还是经常帮老人挑水弄柴,送饭送菜,这老人偶尔到我家来坐坐,父亲总是给她一些零钱补贴家用。
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父亲的爱心像一缕微微的清风,抚摸着我们的灵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兄妹几个始终以孝为德,以善为美,小时候,学着父亲孝敬村里的老人;长大了,始终怀着这份淡淡的情愫,去践行心中的敬老之风。
父亲从不会立家风,但家风已然在那里,父亲对于“孝心”二字踏踏实实的践行着,让这孝之道在我们一代代人的心头历久弥香,不断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