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山森林动物园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全国现象级景点。鼓楼区小市街道作为北大门主要客流承载地,面临游客多、管理难、环境乱的问题,该街道主动将困难压力转化为地理优势,围绕居民环境、旅游环境、商业氛围主动谋划,创新推出环红山“商文旅暖市”项目,将“流量”变成“留量”,为旧街区焕发出新颜。
服务冲在前,小处见真情
去年“五一”期间,红山森林动物园微信公众号发布的《10个车位的情怀》受到“南京发布”转发,引发网络热议和点赞,这背后是小市街道党员干部对一线情况的实时研判和主动作为。面对假期大客流“停车难”问题,街道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落实4处共340个车位供动物园常态化使用,也包括街道的10个车位。今年“五一”假期,街道持续协调资源,加大对外停车位供给,总共释放出约500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并加强对停车场入口的车辆引导,确保节日期间交通顺畅。
主动靠前问需,“流量”变“留量”
为将个体流量转化为片区消费增量,拉动消费、帮助居民创业、提升区域商业气息,小市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党员干部主动走访动物园管理处,并联合商务、文旅等部门深入调研周边企业。经过三轮集中研讨,聚焦“一街三巷四园区”功能结构的工作方案迅速出炉。同时,以逛吃、citywalk等热门关键词为切入点,在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使得滕家面馆、孙记肉夹馍等小店排起长队,连经营多年的“启明大饼”也借此成为网红。街道借势跟进,与动物园联办“潮玩环红山”主题市集,一批动物IP主题的文旅业态正在这里汇聚,“流量”正在变为“留量”。
多方携手干,街区焕新颜
为将“网红流量”转化为街区持久魅力,为群众、游客带来环境提升,街道主动牵手联合辖区的中能建产业园、红创PARK等四个园区,凝聚共识、汇聚资源,共同推进区域环境面貌焕新升级。街道引入城市设计专业团队,围绕老厂房记忆焕新、工业历史记忆、动物园等特色主题,使一批载体、广场成为兼具休憩、社交、文化展示功能的活力公共空间。如今,随着734小广场、工业印记微博物馆、红山PARK等项目正在被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网红流量”正在沉淀为宜商宜居的活力。
目前,小市街道正在持续加强与红山动物园、辖区各园区的密切协作,继续做大发展“蛋糕”,让企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进一步激荡出片区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活力。
【群众说】东井亭社区退休居民张先生表示:我在这住了几十年,红山动物园是看着它热闹起来的,但是游客一多,和燕路就堵得水泄不通,我们一到周末都不敢出门。这两年政府搞了不少改造,现在感觉变化挺大的,不仅仅是环境、交通搞好了,而且烟火气很旺,吃喝玩乐都很方便,这一片都变得更加繁华了,我们住这里感觉很自豪很舒心,真心感谢街道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通讯员:王海强 审核:薛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