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从推出“张怀民”系列10万+话题,到一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全面引爆苏超话题,在“流量、热度”和“玩梗、整活”的背后,是市委网信办“用心、共情”与“亲民、为民”,是“同频共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一系列生动实践。
一、引导热点激发群众共情
“苏超”的“第一把火”,起于网友玩梗,关键节点是“南京发布”推出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评论文章,这篇阅读量77万、留言2100余条的文章迅速被央媒全文转发并参与话题讨论,瞬间将“苏超”推至全网现象级热点。在网友心中,“官方整活最为致命”,看似有些出格的幽默,通过双引号巧妙化解了官方语调的生硬,瞬间把政府与网友拉至“零距离”。借与网友共情之势,“南京发布”积极带动正向交流,既通过《好久不见,南京奥体》唤醒十三城球迷对江苏队的回忆,也提前研判风险,适时推出《比赛第一,文明并列第一》等引导内容,通过坚持站在群众视角,从网民的情感需求出发和引导,形成了“小吵大团结”的和谐氛围。
二、借势发力深化宣传功能
对“南京发布”来说,流量和“玩梗”的终点是服务内容,市委网信办始终在流量面前保持独立性,旗帜鲜明地把导向放在第一位,借助“苏超”IP,不断深化宣传功能。一方面充分聚合各方资源,引导全民参与话题共创,构建出内容优质、闭环运转、持续迭代的宣传生态环境。用好网友的金句,设置“南京烤鸭大战连云港梭子蟹”“宁淮大战前隔空诉倾慕”等话题,推出一系列结合城市文化元素与竞技看点的深度文章,充分展现南京和其他城市的文化共情。另一方面积极联结各方,促成“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互关互赞”,形成了宣传阵地间枢纽化的增量空间。“苏超”给13座城市解锁了宣传的新模式,“南京发布”以温情家书形式带网友细数和淮安的历史渊源、文脉相亲,一篇《谢谢“十四妹”》回顾了“十三太保”支援湖北黄石抗疫的情谊,随后更是带起一波与全国各地的隔空互动“打call”,实现了传播能级的提升。
三、亲民为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南京发布”一端连着党委政府,一端连着千万网民,输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凝聚人心、塑造认同的价值表达。市委网信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合市委主题教育办于全省率先印发《南京市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工作意见》,全面统筹全市网上群众工作。去年先后推出《寻找张怀民》《我是张怀民》两篇评论,收获两个10万+,网友评论:“最需要怀民的时候,小布出现了。”“南京发布”不仅仅是发布,也是与网友的“连心桥”,通过牵头各区各部门重点打造“听语+”平台等一系列“宁好”网上群众路线矩阵IP,积极适应政民互动新要求新变化,去年征集意见建议1.6万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500余件,成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
【作风监督员说】市作风建设监督员袁胜寒:南京人喜欢调侃自己“稳中带甩”,这个夏天“南京发布”看起来有点“皮”,但是“权威发布、清新服务”的定位始终没变,用一个个“梗”引爆一场全民狂欢,也用一篇篇文字温暖千万人,在“南京发布”引爆的“苏超”话题下,网友们调侃却不树敌、比拼却不对立、玩梗却不粗俗,呈现出一片令海内外网友羡慕的“小吵大团结”和谐氛围。这名官方“网友”不仅在办好群众互动的网络平台、做好群众需要的政务服务,同时也在努力讲好群众爱听的城市故事,当好群众知心的家人朋友,以一种“同频共振”的方式,始终和群众想到一起、聊到一起、走到一起,共同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通讯员:王海强 审核:薛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