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9日,来自南京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小祁在南京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江北新区第8位、南京市第13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生活让他学会感恩。出生在苏北农村的小祁是不幸但又是幸运的。高中那年,小祁家庭遭遇变故,他连学费都凑不齐,班主任得知消息悄悄为他补交了学费。后来,小祁考上大学,一直供他上学的爷爷又突发车祸不幸离世,多亏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小祁才能继续完成学业。坎坷多舛的命运,让小祁比同龄人更加懂事和勤奋。
积极奔赴成就善举。求学路上,小祁时刻不忘老师、同学、亲友对他的教育、关心和帮助。而这份沉甸甸的爱让他也常常思考自己该如何回报社会。2020年一个傍晚,小祁在夫子庙第一次见到流动献血车,“我觉得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的方式。”向献血车上的医务人员表示自己想要献血。但因当时天色已晚,献血车已在消毒,只能怏怏而回。几天后的周末,小祁一早就赶去献了血。医务人员得知他特意赶来献血时,问他要不要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小祁毫不犹豫地说:“加!当然要加!”
争当爱心传递“火车头”。2022年1月26日,小祁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他与一位患有血液性疾病的大哥哥配型成功,但因对方患者个人原因而终止。4月2日,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与小祁取得联系,告知他与一名患有血液性疾病成年男子初次配型成功。能在登记入库后如此短的时间里与两名患者成功配型,小祁直言:“这是我的幸运,在人生这样一个阶段里,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就可以使另一条生命得以延续,这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的事。”8月9日,小祁成功捐献了22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小祁表示:生命如此美好,经过这件事,我可以更加快乐地生活。未来日子里,我也会继续发扬学校的好传统,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求多伟大,但求无愧于心!
(作者:市红十字会机关党总支柯佳 审核:黄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