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执法监督处是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机关作风建设标兵处室。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甦同志说:什么是标兵?标兵不仅在平时工作中要走在前列、做出示范,在特殊时期、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更要冲锋在前,敢喊“我先上、看我的、跟我来”。疫情发生以来,执法监督处全体人员积极参与社会疫情防控,主动为企业提供预防性安全检查,以实际行动为城市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强防疫期间执法服务,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为服务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执法监督处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手段,将指导服务与监管执法有机结合,主动上门,主动作为,实现防疫、安全齐发力。年初以来,执法监督处共检查企业100多家次,利用“181”信息化平台,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承诺报告,登记上报“防疫信息排查”情况及复工申请数十次,为全市疫情动态分析研判和差异化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执法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指导企业复工复产,不间断对危化品、医药、医疗用品、工业制造企业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巡查检查和技术指导,对复工后企业防疫情况、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逐一检查,帮助解决企业现实困难。因疫情管控,有一家化工公司生产的消杀防疫物资难以配送出城,该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协调交通运输等部门为企业办理运输手续。事后,该企业负责人专程送来感谢信。
2月中旬,随着海外疫情警报升级,全市加强对韩国等境外来宁人员疫情防控排查,执法监督处的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先后前往仕达利恩南京光电有限公司、华信藤仓光通信公司等外资企业检查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反复提醒企业管理人员“疫情安全要把好关,生产安全更要把好关,千万不能因为疫情的影响放松生产安全”。
(二)严格事故调查处理,维护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为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攻坚期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执法监督处全体人员聚焦职责使命,调整工作节奏,迅速查办13件非法违法案件和生产安全事故,加快十多件上年度结转案件办理力度,督促企业安全有序生产经营。
2月10日,南京某化工科技公司一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在长江二桥收费站附近侧翻,装载22吨甲醇钠甲醇溶液的危化品罐式集装箱脱落,阻断交通近3小时。执法监督处接到市政府委托成立调查组展开事故调查的任务后,迅速抽调执法人员,多次勘查取证、调查走访,最终认定该起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名责任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对事故单位其他违法行为交由有关部门依法查办。这是我市首例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调查处理的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有效破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难以对事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困境,对同行业企业起到强有力警示作用。
(三)全面排查特殊物资企业,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随着全市疫情发展,市场上出现多起非法销售、储存75%酒精、次氯酸钠溶液等用于消毒用途的危险化学品案件,构成一定安全风险。执法人员主动学习研究《危险化学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目录实施指南》等法律规范,提前梳理市域范围内相关危化品生产、经营、分装、储存企业信息,对相关经营行为进行分析确认,指导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组织对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经营、分装、储存的单位从严打击。执法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明查暗访销售企业,摸清企业经营和储存实际情况,确保市场经营规范有序。
(四)服务基层,支援社区抗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执法监督处党支部26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局党组号召,全体党员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深入一线抗击疫情志愿书》,踊跃参加社区值守执勤,全体党员捐款献爱心,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时时处处体现“标兵处室”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