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南京市人社局组织60名年轻干部开展 “学榜样 明法纪 强担当”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此次活动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和南京人社“清廉苑”建设工作安排,通过参观学习、访谈分享、实践交流等形式,推动年轻干部作风建设与党性锤炼“双提升”。
法治精神润心田 筑牢履职信念
活动首站,市人社局年轻干部一行走进南京宪法公园。漫步于庄严园区,铭刻着法治精神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给大家带来深深触动。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所承载的公平、正义与法治理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年轻干部前行的道路,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依法履职、廉洁奉公的信念。随后,大家共同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感受雨花英烈精神,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榜样故事催奋进 分享使命担当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碑二层多功能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面对面” 学习访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南京市人社局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领域的6位优秀青年代表,分享自身经历,诠释使命担当。活动还邀请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3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共学共建。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南京技师学院教师杨艺杰,讲述了自己从技师学院一名普通学生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他凭借不懈努力,历经层层选拔连续三届进入国家集训队,最终在第47届世赛中斩获金牌。“0.01毫升的精准”不仅是实验操作的要求,更是他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如今作为青年实训教师,他正致力于激励和培养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负责人、市就管中心毕丽娟,带领着一支以85后、90后为主体的青年先锋队,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领域深耕细作。创新采用直播带岗、空中宣讲、AI智能面试等新模式,打造24小时不打烊招聘服务,构建引才聚才“前沿阵地”。近三年,组织市区人社部门开展招聘活动50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万个次,为3万余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登记服务,发放各类补贴近20亿元,助力南京连续五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江苏省“巾帼公仆之星”、市社保中心高媛,以“守护”诠释青年人社工作者的使命。面对新就业形态群体社保权益维护难题,她带领团队编印服务指南,组建“社保轻骑兵”队伍,走街串巷开展政策宣讲。针对网约车司机聚集难问题,将社保政策宣讲融入司机安全培训,实现社保服务与平台管理深度融合,切实为新业态人员筑起社会保障的坚实壁垒。
南京市劳动模范、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姚剑晨,用“捍卫”定义自己的工作使命。作为劳动者权益的“捍卫者”,他始终像战士握紧钢枪一样握紧法律武器,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在处理湖北农民工老李(化名)欠薪案时,面对线索模糊、包工头亏损等困难,翻遍行业系统,挨个工地对账本,最终帮老李讨回欠薪。他说:“我们不仅仅是在化解欠薪问题,是在用法律给老百姓撑腰!”
市人社局挂职溧水区晶桥镇笪村村第一书记邓季夏,以“解困”为己任,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带领笪村打造“共富工坊”,盘活闲置房屋引进枕头加工企业,预计年销售额达600余万元,村集体年租金增收6万元,吸纳2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同时协助村里引进农业科技,建设省级、国家级青梅科技小院,培育优秀青梅品种,配套建设加工中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促进人才回流。
市人社局挂职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朱敏玺,秉持“真抓实干”的理念,在人才工作中创新作为。在职称工作领域,开设新文艺群体、养老护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职称评审专业,满足新职业人群需求,引导专业技术人才集聚。挂职期间,参与保障国金中心IFC商场开业典礼等重大任务,以“六边形战士”的全能素养,做好经济服务工作。
青春寄语向未来
访谈中,嘉宾们还分享了各自工作中体现担当时代责任的具体案例,如社保综窗改革、根治欠薪攻坚战、美丽乡村建设等,展现了人社青年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作为。在“时光邮局”环节,人社年轻干部们写下《给七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投入邮筒封存,向未来的自己作出“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梦想”的庄重承诺。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启迪。南京市人社局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加强青年干部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引导广大年轻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侯少康 审核: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