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市社科联(院)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社科青年精神铸脉”第六期活动。本期活动以“像孩子一样悦读、阅美、越爱——重新认识图画书”为主题,通过中国优秀原创图画书赏析与文化阐释相结合、共读体验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深度解析图画书的价值特点,探讨运用图画书拓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新路径。市社科联二级巡视员石奎参加活动,联(院)青年干部及党员博士工作站站长参与交流。活动由市社科联第五党支部组织委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处青年干部方曼策划主持。
活动精选《萝卜回来了》《岩石上的小蝌蚪》等图画书,采用听读、共读等多元互动形式,通过沉浸式体验发掘中国优秀原创图画书的文化艺术魅力和思想教育价值,让大家对图画书“真善美慧”的精神内核、“广泛多元”的内容体裁和“短平快巧”的载体形式有了新的认识,深化了大家对科普图画书的理解。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各自分享了图画书阅读经历,认为图画书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中国原创图画书要进一步倾听儿童心声、提升价值内涵,通过开卷“有美”“有乐”“有爱”促进“开卷有益”。
如何运用图画书拓展社科普及,大家从不同层面提出见解:一是打造社科普及精品,从文字叙事向图文并行叙事转变。紧跟“少儿科普热”,围绕心理健康、法律素养、文遗保护等主题,深耕南京沃土、挖掘潜力作者、组建多元团队,发挥图文合奏优势,挖掘或推出一批体现专业水准、贴近儿童视角、契合日常生活的优质图画书。二是积极探索AI应用,从内容呈现向全周期策划运营转变。对优质科普图画书进行智能化内容转换,探索推动AI 嵌入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创意传播、用户反馈、内容迭代的全链条,助推多介质融合和跨媒体传播,提升社科普及的“量”“质”“效”。三是创新普及方式,推动单向传播向深度参与转变。构建 “共读共话共玩”科普图画书互动模式,促进儿童社科启蒙、青少年阅读、家庭亲子阅读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结合,营造社科普及新场景。
石奎对本次活动的选题策划、组织形式、取得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社科普及要坚守“魂脉”“根脉”,把图画书作为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通讯员:方曼 审核:曹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