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雨花台区城管局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精心打造红色“绣花针”党建工作品牌,结合“李治邦英雄支部创建”、“红旗”党支部评选,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城管奋进争先”主题宣讲活动,表彰先进、宣传典型,不断提升城管队伍归属感、城管身份认同感、城管岗位成就感、城管事业自豪感,为雨花“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贡献城管力量。
一是以执法为针,以规范为线,绣出“城市管家”名片。
坚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根据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断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
充分运用“科技+智慧”手段。探索推进非接触执法、包容审慎执法,全面提升执法效能,自主研发全市第一款信息化管理抓拍系统——“智慧渣土”管理系统,全方位监控渣土车无证、未按照规定时间、路线行驶等违规运输行为,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渣土运输监管中的作用,打造渣土管理智慧化监管“大脑”。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抓拍获取73000余条渣土车辆运输信息,审核涉嫌违法信息3200余起,执法效率大幅提高,违章下降率达80%以上。
加大队伍规范化建设力度。按照住建部“强转树”专项行动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开展执法文书示范文本培训、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在建工地规划执法、执法冲突与心理干预技巧等业务培训24批次,累计培训1600余人次,不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执法水平。
二是以环卫为针,以精细为线,绣出“雨花工匠”名片。
打造干净整洁出行环境。全区139条等级(总保洁面积791万平方米)按照一级道路标准(夏秋季每日1冲2扫3洒,冬春季每日2扫2洒)进行保洁,市场化率、机扫率均为100%。39条重点背街小巷实行每日3洒1冲、机扫和人工组合作业不少于2次的标准,水洗率达100%。核心片区道路在全市每月1次的尘量检测中,合格率均在95%以上。
打造两座“红色”安康驿站。通过设置党建墙、环保图书馆等主题宣传场景,打造两座集党建文化、科普宣传、休息站点为一体的“红色”安康驿站,依托2座“红色”安康驿站举办“红心向党”红色故事讲堂活动,由党员担任红色“宣讲员”,为前来休息的环卫职工、外卖小哥等开展宣讲活动,今年以来已有150余名人员聆听宣讲。
打造环卫技能尖兵。高度重视环卫保洁人员的技能提升,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雨花工匠”。 近年来,在省、市主办的环卫行业机械化保洁技能竞赛中,我区参赛选手分别取得了全市第2名和全省第8名的好成绩。
三是以治理为针,以服务为线,绣出“志愿锋范”名片。
做优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品牌。持续扩大“公众委员进社区”和“雨城蓝”品牌影响力,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现有城市治理志愿者7381名、单位会员52家。组织、指导各街道(园区)以垃圾分类、停车秩序、环境整治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3场,共计参与1300余人次。
做实“护学岗”志愿服务品牌。2014年以来,连续8年,区城管执法大队党总支充分聚焦板桥小学学生上下学高峰期的安全保障问题,强化与属地街道的协同联动,借力“护学岗”小平台,筑牢校园周边安全防控网,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防疫战线奉献爱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多支党员突击队,先后选派70批次共278人次党员干部支援防控办、医学观察隔离点、样本归集、封控小区服务、交通卡口、大数据核查、转码审核、南站“落地检”扫码等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义务献血、困难帮扶、关爱残障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获得“南京好人”、第五届江苏省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江苏省妇儿慈善“公益星青年”等个人殊荣。
通讯员:张天力 审核:邵军芳